查看原文
其他

专访丨《财新视听·重点来了》:5G离我们多远?

近日,高通公司中国区董事长孟樸、中科创达董事长赵鸿飞受邀接受《财新视听·重点来了》栏目专访,畅谈5G技术趋势,纵论AIoT应用场景。

以下转自财新视听


5G这项新技术,无疑是当下的热门话题。而可以预见的是,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,它将持续成为人们讨论的热点。

 

这不仅是因为5G可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变革,也包括围绕它的发展路径所引发的不小争议。

 

比如社交网络上就有声音担忧,5G的建设投入太超前了,未来要消化成本恐怕是个难题。

 

也有很多像我这样的普通用户可能关心的是,手机用上了5G网络,但为什么感觉提速不明显呢?在未来,5G技术和AI技术加在一起的应用,比如说机器人,能给我们带来一个什么样的科幻场景?


今天这期《重点来了》的特别节目里,咱们就来聊聊备受关注的5G技术。为了给我们的讨论提供更专业的视角,我们这次也特地从2021年高通技术与合作峰会的现场,请来了两位嘉宾。一位是高通公司中国区董事长孟樸,另一位是高通在产业链上的合作伙伴,中科创达董事长赵鸿飞。前面说到的那些问题,这两位通信行业的大佬都从各自的领域给出了解答。

嘉宾
孟樸,高通公司中国区董事长
赵鸿飞,中科创达董事长

主持人
张鸿,财新视听总编辑



点击上方音频

收听完整版《重点来了》特别节目



1:28 

3G对中国社会进入移动互联网影响重大

4:35 

5G的时延和4G比起来提升了10倍

6:19

5G信号不稳定?现有基站数量和4G相差悬殊

12:37 

自动驾驶要保证安全,还需5G连接

17:21 

移动通信系统是像水和电一样的重要基础设施


从4G到5G:技术革新体现在哪?


从最简单的问题说起,5G是什么?
我们平时讲的5G,其实是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的简称。第一代移动通信技术体现在我们说的“大哥大”上,第二代主要还是打电话和发短信。到了第三代,智能手机开始普及,中国人开始用手机接入了互联网。
至于大家最关心的从4G到5G的变化,高通公司中国区董事长孟樸介绍,速度更快、时延更短、连接更广——这是由5G的技术特性决定的。大家可以利用5G下载看4K和8K的视频,能够享受到品质更好的音视频节目,而这么快的速度在4G网络里是实现不了的。此外,5G的时延更短,这个特性有很多行业用途。举例来说,大家平时经常听到的虚拟现实(VR)和增强现实(AR),有很多不同的产品发布出来。以4G连接做虚拟现实的头盔,在应用的时候,大家普遍感觉戴的时间长了以后有点晕,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连接速度慢。5G的时延变短之后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,5G还有更广的连接。过去30年,四代移动通信技术把人,起码是中国的消费者,以无线连接起来了。今后的发展方向是我们经常讲到的物联网——物联网能够连接物与物,比如家里所有的电器设备;市政建设中的灯杆、井盖等基础设施,将它们都连接起来,达到每平方公里百万级的连接数,这是5G的能力。
如果说从“大哥大”换成智能手机,技术迭代带来的变化是比较显著的。那么5G技术革新带来的改变,对大多数人的生活而言似乎并不明显。关于5G的讨论中就有这样的声音:4G网络已经足够看高清视频、打游戏了,为什么我们还需要5G?而且在目前的使用中,也有听众朋友表示,感觉5G对网速的提升并不明显。
对于这个问题,孟樸从两个方面作出了解释:
“5G是2019年实现商用的,运营商建网需要一定时间。中国的5G是全球发展速度最快的,根据工信部的统计,截至2021年3月底,全国已经建设了81.9万个5G基站,5G终端连接数达到2.8亿。这个速度从全球来看绝对是位列第一,基站和连接数的占比甚至远远大于其他所有国家的总和,我认为这是中国在5G部署方面做得非常好的地方。大家感觉4G的使用体验还比较好,实际上目前中国的三大运营商加起来,在全国部署了大约500多万个4G基站,从数字的对比来看,可以感觉到为什么有的地方5G信号不如4G。”
4G和5G的现有基站数量对比悬殊,这就解释了为什么,在实际的使用中用户可能感觉5G的网络覆盖面不够广。至于提速不明显,孟樸表示,从国家战略的角度出发,2019年,中国跟全球其他市场同步发布了5G商用,未来在网络建设方面,运营商每年会不断增加基站建设的数量,大家逐渐会感受到应用5G的地方在增加。从通信技术的发展阶段来看,5G目前也仍处在早期的阶段。
这就涉及到一个背景:中国在3G和4G的商用上,是中场进入的。当时,无论是系统还是终端,都已经进入了大规模生产的阶段。
孟樸介绍,每一代的技术以10年为一个周期,其中技术的进步是一个演进的过程。实际上,在4G刚刚发布的时候,它的网速其实不比当时3G的发展末期要好更多。现在5G刚刚开始,跟很成熟的4G技术相比,大家可能觉得改善不多,但随着5G的不断发展,将来会有很多改观。
正如孟樸所介绍的,通信技术的发展和过渡是有规律的。随着5G网络的逐步建设,三大运营商目前都在清退2G和3G网络,并且大力推进基于LTE的语音解决方案。简单来说,就是让4G网络既能上网又能打电话,而且话音更清晰、呼叫接通时间更短。
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,我们可能都会处在这样一种阶段:运营商的网络布局很可能是4G网络打底,而5G网络承载更多流量。

从汽车到机器人,5G技术的「杀手级应用」在哪里?


5月21日-22日,2021年高通技术与合作峰会在水立方举办。


在其中一个展台上,结合了5G和AI技术的乒乓球机器人正在演示它作为陪练的功能,会场的工作人员介绍,你可以把这个机器人设置为刘国梁的打法。


会场展示的庞伯特发球机器人,这是一款可用于乒乓球训练的AI机器人。图片由高通公司提供

在另一个制作手冲咖啡的展台,用户可以选择喜欢的咖啡口味,而且因为是机器人冲的,所以它的出品可能比人类还要稳定。
会场展示的六轴双臂制饮机器人智咖大师。图片由高通公司提供
一直以来,5G技术面临的一大挑战,就是能否找到应用场景。乒乓球机器人和手冲咖啡机器人,或许是答案的一部分,但实际上,基于5G技术的“杀手级应用”还没有出现。在4G时代,流媒体就是“杀手级应用”的代表。现在,随时随地拿手机看短视频已经是我们生活方式的一部分了。那么,5G的落地又该如何展望?


在这个问题上,孟樸认为,技术升级和寻找应用场景,二者应当是并行的。


在技术方面,孟樸介绍,随着不断有新的技术标准演进出来,网络设备不断升级,相信更多的行业应用都会实现。举个例子,5G技术的传输速度如果进一步提高,就要在频率上有所增加,比如毫米波技术的应用,支持8K图像的传输。不仅如此,5G具备的低时延特性也将进一步升级,行业标准中有一个超高可靠性的低时延标准,俗称“6个9”,也就是实现99.9999%的可靠性,这就能够符合工业级的应用要求。


而在具体场景的方面,孟樸提到,全球的汽车行业拥抱5G的速度远比拥抱4G要快很多,其中智能座舱和自动驾驶,都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巨大的变革。


值得注意的是,我们平时讨论比较多的其实针对的是个人用户,而5G技术在工业领域也有诸多助力,高速率、低时延的特征正在电网、矿井等场景中发挥作用。


对于工业领域的5G应用,中科创达董事长赵鸿飞讲了一个具体的例子,那就是在工业质检的解决方案中应用5G。首先,大带宽的特性,允许流水线上的摄像头即时反馈大量的产品数据,由人工智能来完成质量检测;其次,检测出不及格的产品之后,系统需要迅速对生产线作出控制,比如将劣品移出生产线,低时延的特性恰恰满足了这一点。

5G投资成本回收引热议,“技术先行”意义何在?


然而,部署5G技术其实仍存在不少现实困境。即便是找到了较为明朗的应用前景,5G网络的建设仍然面临投资成本大而回报周期长的问题。之前就有观点认为目前5G技术仍不成熟,且运营成本很高,未来要消化成本是个问题。这个观点在社交网络上引发了热烈的讨论。
在活动现场,孟樸讲述自己对于这件事的看法,那就是技术还是要先行一步。“比如回顾过去我们可以看到,3G时代出来了很多新的应用,如微信、微博,4G时代有抖音和快手的产生,这些都是先有了3G、4G网络,在此基础上才产生出来的应用,而不是说因为先有了这些应用我们再去建设网络。所以这个顺序不能变。科学技术是巨大的生产力,先有技术,才会有各行各业的人做出无数多的应用和场景来。”
孟樸认为,移动通信系统就像是一个国家、社会的基础设施,像不可缺少的水电、公路、机场一样,一定要有先期投资,才会有后面的各种应用。
赵鸿飞也提出了类似的看法,他指出,5G是个平台型技术,会支撑整个社会的发展。所以要做基础设施再寻找应用场景,而后续的应用也会对基础设施提出更多的要求,最终实现逐渐进步的过程。
 · 张鸿说 ·
在实际的发展情况中,运营商初期建网投入不小,设备功耗大、耗电高都会推高成本。但是,从数据上来看,运营商并没有盲目快速建网,而是在把握建设节奏,同时等待设备技术逐渐成熟,让成本价格得以降低。
数据显示,三大运营商在2020年上半年5G合计投入了879亿,整体的网络运营成本仍处在温和增长的范畴之内。
当然,在耐心等待的同时,我们也怀着期待。我们说,通信技术是十年一个周期的,那么在5G技术的十年里,我们既希望它来得更快一点,也希望它稳步向前,走入我们的生活。

往期推荐:




中科创达产业数智化升级闭门会圆满落幕


《中国经济周刊》访问中科创达:操作系统应该是一个共通的基础设施


凤凰卫视专题报道中科创达

长按二维码
关注中科创达官方微信
业务咨询:biz@thundersoft.com
媒体转载:pr@thundersoft.com

一键四连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